欢迎来到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学校概况

校训:诚、毅、博、勇

学校概况-艺体特色

彰显体育办学特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来自:南安一中    发布时间:2018-11-13    阅读数:24467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把体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走出了一条育人与健体相结合的体育特色之路。

我校于198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篮球项目传统校,1983年起多次被评为福建省“实施体育锻标先进单位”和泉州市“体育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2年再次被评为“泉州市中小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当选为“福建省学生体育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学校”,2005年获得“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福建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先进单位”、“泉州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体育特色学校(篮球、田径项目)”,2011年3月,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体育篮球传统项目学校”。 2015年6月经学校推荐,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称号2016年我校被评为“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1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2017年4月份学校篮球、田径项目被福建省教育厅、体育局重新认定为“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

我校历来重视体育教育和运动锻炼。翻开我校的体育运动史,可以看到这里的每一页都是辉煌而耀眼的。既有参加过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女子垒球比赛的王淑锦,有战功卓著的中国青年男子排球队队员吴道贤,还有CUBA总冠军主力队员兰济宗以及翁德隆;既有70年代女子手球队代表南安参加全国女子手球比赛获得冠军的骄人战绩,也有女子篮球队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获得第四名和男子篮球队参加省传统项目比赛8次进入四强的辉煌记录。

我校的体育团队在各项比赛中展示了南安一中强大的体育实力和良好的竞技水平。我校作为福建省篮球传统校,2017年7月1-3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福建分会场在三明举行,在高中组“三对三”篮球比赛中,我校篮球队获得一等奖(第三名)。8月24--28日,2017年福建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在三明市建宁县举行。高中组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18支代表队参与角逐,我校由12名队员组成男子篮球队作为泉州代表队参加,荣获2017年福建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亚军田径项目自2005年连续十一次摘取南安市团体总分第一的桂冠;乒乓球、足球和棋类项目成绩逐步提升。

近年来,我校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体育苗子,他们在国家及省市比赛中摘金夺银,显示我校体育运动的勃勃生机。2009年8月,吕尖锐、吕琪芸二位同学,代表泉州市参加2009年福建省中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和个人第四名的优异成绩。2010年5月,我校学生代表南安参加泉州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获男子组团体获第二名、女子组团体获第一名,男单打第一名(吕尖锐)女单打第二、三名(李颖欣、吕琪芸)。2010年12月陈奕荣同学在泉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男子组100米中获得第一名。20118月,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三人制篮球比赛在青岛举行,我校代表福建队参加比赛,代表队球艺精湛,顽强拼搏,终31支省级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六名。王佳威同学还加入省队参加阳光接力跑比赛荣获第四名。

2013年在全国中学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田径竞赛中,南安一中选派由男女运动员各5名组成的田径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喜获佳绩。单项竞赛中,蔡俊奇勇夺400米栏冠军及110米栏第五名;杨国著夺得了400米栏第三名;叶艺萍夺得女子1500米第六名。团体项目中,男子、女子4×400米接力均取得第二名,女子4×100米接力取得第六名,男子4×100米接力取得第七名。

2015年南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学生吴文益0:23.87成绩获得男子200米第一名;张惠芬0:26.82分级获得女子200米第一名;洪方澄0:53.84 成绩获得男子400米第一名;林巧灵 1:03.60成绩获得女子400米第一名,以2:32.81成绩获得女子800米第一名;  2:08.77成绩获得男子800米第一名,以 4:32.45成绩获得男子1500米第一名等。2016年南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张惠芬0:12.6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第一名,以0:26.4成绩获得女子200米第一名;谌洋2:07.2成绩获得男子800米第一名,以 4:34.00成绩获得男子1500米第一名等;2016年南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刘伟杰0:23.1成绩获得男子200米第一名;黄涵 0:26.9成绩获得女子200米第一名,以1:02.5成绩获得女子400米第一名;徐宝华4.83米的成绩获得女子跳远第一名等。

现将我校近几年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工作回顾如下:

一、确立特色发展思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立足学校实际,发展办学特色,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拓展学校文化内涵,优化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措施。学校特色发展是满足迎合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学校挖掘办学优势,开发自身的内在潜力,走内涵式发展道理,满足素质教育和创办示范性高中的要求,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

首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断开展创建体育特色实践。我们始终坚持,体育特色建设必须以“弘扬体育精神,打造体育文化”为引领,积极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积极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以“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引领广大师生坚持以“奋勉”为校训,形成了 “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敬业、博学、爱生、奉献”的优良教风和“勤奋、诚实、求真、创新”的优良学风,锤炼出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拼搏精神。

其次,立足新时期改革的需要,我们坚持创建体育特色,明确其对于全面提高学校的品牌效益,对学校全面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学校特色发展,我们明确思想,统一思路,形成共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坚信特色发展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的需要,不断扩宽思路,丰富发展特色内涵。

最后,学校不仅要有创办特色发展的决心,还应该具备创办特色发展的思路和创办特色发展的具体举措,为创办特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学校特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特色发展稳步扎实有序地推进。资金上,我们坚持以特色发展为先,多渠道、全方位筹集经费,多方面、各层次争取财政支持,不断更新体育设施,保证特色教育发展资源;人力上,我们以教育科研为抓手,认真做好特色发展的师资培训工作,力求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个人素质好、思想境界高的特色教师队伍,为推行特色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二、多管齐下狠抓建设,保障体育特色建设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保障体育特色建设有序推进

“办好学校,离不开学校体育;发展学校,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特色”。我们认为,要让学生立足于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固然重要,一身健全的体魄更不可或缺,而体育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体育教师为成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各部门分工协作的良好局面。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会议,研究商讨体育工作,指导落实体育工作的开展,解决体育工作的难题,制定体育工作的各项常规和评价制度,并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领导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根据“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的有关要求,领导组研究部署具体的体育工作,充分保证体育课的开设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保证体育活动经费按时到位,优先保证体育教师的进修培训,从管理机制上给予体育工作有力的保障。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是扎实推进体育教育的重要力量。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每天早晨,校园中总有三五成群的老师在练太极拳、慢跑或打球;下午放学后,篮球场上、健身房里到处都有老师们活跃的身影。学校经常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校文化艺术节办学生体育趣味活动,如篮球运球定点投篮足球颠球,射飞镖、呼啦圈等目;开展师生小型体育竞赛,增强师生的健身观念,培养终身的体育观;利用节日举行趣味体育活动,如“三八”妇女节举行女教职工拔河比赛、举行年段20*200米接力比赛,开展“五一”劳动节教职工篮球、乒乓球比赛;在一年一届的校运会上,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工接力、跳绳、拍滚轮胎、两人三脚跑等比赛。教师带头锻炼,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力量,从而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

2.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育特色教育硬件基础

体育设施和器材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为适应特色建设需要,学校要根据特色项目特点,每年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用于专项器材及相关教学资源方面,根据教学训练的要求建设特色项目专用教室或场地。早在2001年,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筹集300万元建成建成一个8道标准塑胶田径场 ;2003年建成塑胶篮球、排球场,2014年又在新校区建设一个8道标准塑胶田径场和篮球场有情。目前为止,我校拥有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各6个,教职工健身舞厅1个以及相关的田径赛场地等设施,不断提高了学校的体育训练条件,保证了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扎实有序地推行。近年来,我们还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我校江北校区建设综合性的体育馆,创建了室内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等,实现了体育特色建设的新突破。此外,学校先后通过专项资金投资,补充完善了特色训练项目所需的各种器材和耗材,保障了学校体育活动和竞技训练的高效开展。所有这些设施,为我校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为特色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创办特色学校,需要有特色教师的引领,以及校长、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参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我校体育教研组中既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运动训练能力较强并且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师,又有一批热爱体育、具备优秀素质的青年教师,因此,教研组精心研究各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兴趣爱好等,积极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传帮带活动,构成一个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集体,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团队,一支富有实力和潜力的队伍。2011年体育教研组先后被南安市和泉州市教育局评为“学校体育先进教研组”。

长期以来,我校体育教研组坚持每周利用时间进行集体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教学内容,交流教学思想,布置具体工作。我校现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13人,设有专职篮球教练3人,学历达标并在业务上成绩显著,其中傅文解老师先后获得“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福建省体育先进工作者”、“福建省篮球优秀裁判员”等称号,陈跃江老师先后获得“福建省篮球传统校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优秀指导奖”,林东红老师获得“福建省太极拳一等奖”,黄丽明老师洪伟平老师获得“泉州市体育先进工作者”,多人获得过“南安市体育优秀工作者”等称号,他们都是我市体育届的精英和骨干,大部分人取得了国家级裁判证书。其中国家一级篮球裁判1人,二级裁判2人;国家一级田径裁判3人,二级田径裁判1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1人;足球国家级裁判1人,国家一级足球裁判1人;国家二级排球裁判3人;国家二级体操裁判1人;国家一级乒乓球裁判1人。这一支业务精湛的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保证了我校体育运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提高了体育特色建设的水平。

三、坚持创新改革,扎实推进特色建设

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校特色建设,在特色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依据学校的发展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坚持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逐步、有序地推进特色建设,彰显学校的特色建设。我校体育教研组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激发兴趣、掌握技能、养成习惯、奠基幸福”的教学理念,经过20多年探究和不断的创新,发现了我校体育特色建设的几个关键词:分层教学、走班制、校本课程、教育科研、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社团、体育文化等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

我校体育组全体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大,无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此全体教师围绕着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探索,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他们找到了一条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1982年开始,我校的体育课就打破了原来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推行按照学生体育素质进行分班的教学模式。新生入学后,体育组每人负责一个班级,男女分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测试,内容包含50米跑、(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铅球或者实心球,根据测试成绩把各个层次的学生组合起来编成新的层次班,最初分成甲、乙、丙三组,后来由于班级数量增加,人数增多,改为A、B、C、D四个等级,打破了原来以班级为单位的上课模式,由各班同一等级的学生组成新的等级班进行上课,这克服了学生体育素质个体差异大的问题,更有力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探索分层教学的一个实践和探索,也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项教学改革从根本上克服了男女生生理上的差异和同性别身体素质的差异,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和进行个别辅导,并能科学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大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的实施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敢于突破,勇于创新,首创走班制教学

我校体育教研组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实施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不断的探究,体育教研组进行以学生兴趣出发,“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的体育选修课程改革实践,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拓展学生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和技能。

每学期开学前,教研组统一布置,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申报理论课程设置和活动课程设置,教研组进行汇总整理,以便为开学初的学生选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理论课程设置有:体育理论概述、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运动损伤的处理、体育文化、体育欣赏以及体育竞赛的策划和组织等课程;活动课程设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太极拳、健美操、武术、体育舞蹈、跑步等民间民族传统项目,还有探索新课程等新兴项目。

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立足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上课时打破行政班,在泉州市甚至全福建省首创走班制的课堂模式,贯彻实行动态流动式分层教学的有力推行,真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首创走班制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走班制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有力增强同一层次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又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积极投身体育教改,开发学校特色的课程群

我校体育教研组紧时代发展,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积极投身体育体育教学教育改革的浪潮,在立足地方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特色课程,形成课程群。

体育教研组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努力钻研,积极探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教研组便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自编了自编了《拍手操》和《武术操》教程,另外还编写了编写的《奥林匹克体育理论》一书,当时引起较大的反响,曾被原晋江地区(泉州市)列为选用的教材。近年来,体育教研组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在结合、发挥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开发了《武术》、《乒乓球》等校本教材,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我校体育组在必修课程之外,还积极开设选修课程,有传统的篮球、田径、足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等民间民族传统项目,以及探索新课程等新兴项目。通过选修课程,积极开发资源,促使课程更贴近教学实际和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健身价值,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和乐于参与运动的情感,进而形成团结协作、不懈进取的品格。与此同时,我校体育组教师积极探索,把信息技术教育引进体育理论课课堂,借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各项技能的讲解更加直观生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拓教育教学领域,深化教学改革科研

我校体育教研组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探索体育教学与技能学习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在南安市率先实行体育选修课,既让每位体育老师的专长有发挥的平台,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达到让学生掌握两门体育项目基本技能的目的。

我校体育教研组贯彻实施课改要求,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公开课活动、参与论文评选活动、课余训练、教学技能比赛等加强全组教师交流,精心打磨每一堂课、每一项训练课、每一篇论文。如傅月红老师胡优质课《复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在福建省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高中自定教学内容组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挫折体育游戏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作用》获得2015年泉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其也获得2015年泉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陈仲秋荣获福建省体育教学比赛(借班上课)三等奖,论文荣获南安市中学组一等奖、洪诗晓老师获得南安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片断说课比赛中学组一等奖、洪伟平老师的公开课《体育舞蹈——牛仔舞》获得听课者的一致赞誉。这些成绩是他们本人的教学特长的精彩展现,更是全组智慧的完美结晶,在这种齐心协力、深入教研的良好氛围下青年教师的业务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我校体育教研组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深入的教学科研探索。先后申请了课题多个:在《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课题》中申请了体育校本课程教研的子课题;在2016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学校课程拓展实验的研究和实践》下申请了子课题《特长生的培养》,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在泉州市特色普通高中申报中申请了艺体特色(体育),借助课题申报,全组教师围绕这一课题,大胆改革传统的学习内容,创新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并付之实践,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在教学研究同时,本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相关刊物中。  

5.注重体育人才选拔和训练,重视竞技体育竞赛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体育竞技竞赛,为提高学校竞技水平,我校通过选拔对某项运动特别爱好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同学组成各种运动队。目前,我校有高考训练队、田径、篮球、乒乓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长期开展训练的运动队。运动队训练由专人负责,利用早晚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学校在时间、器材、场地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从而促使运动队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成立选才小组,制定选才标准,在新生入学前,先经过初选、复试等阶段,严格把关、层层筛选、确保队伍的质量。此外,为了优选人才,还与几所条件较完备,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挂钩,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体育人才的选拔,使选拔体育尖子的路子越走越宽,学校发现好苗子重点加以培养,我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和篮球、乒乓球、足球、象棋等体育单项比赛,以此作为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加强团结、培养意志、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提高运动水平的舞台。在比赛中冒出的体育尖子,学校优先选拔到各项运动队中进行训练,从而保证我校不断出好人才,出好成绩。

坚持业余训练,在训练上我们抓普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学期教学计划进度对田径、球类课教材时数适当增加,学校把田径运动会等列入工作计划,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搞单项比赛,使学校普及与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余训练真正成为促进和繁荣。近年来,我校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长期扎实的体育工作,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了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涌现出了一批体育尖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陈岩同学获得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男子组200米冠军、100米亚军,并取得“健将级运动员”称号;杨碧霞获得1997年全国少年田径分龄赛短跑全能和200米第二名,400米第三名;雷小玲同学1999年获得全国中学生分龄赛三级跳远第七名,后两名同学均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其中雷小玲同学的成绩已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福建省第13届运动会上,我校黄哲彪、李永宁、陈文锋、蔡建安同学荣获7枚金牌2009年8月,吕尖锐、吕琪芸二位同学,代表泉州市参加2009年福建省中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和个人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陈奕荣同学在2010年12月泉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男子组100米中获得第一名。20178月我校篮球队代表泉州参加福建省篮球锦标赛,获得亚军。2013年全国中学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田径竞赛中,蔡俊奇勇夺400米栏冠军及110米栏第五名杨国著夺得了400米栏第三名;叶艺萍夺得女子1500米第六名。团体项目中,男子、女子4×400米接力均取得第二名,女子4×100米接力取得第六名,男子4×100米接力取得第七名。2017年在南安市第十届运动会中,徐宝华获得女子400米第二名,黄涵获得女子200米第三名等。

6.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体育运动氛围浓厚

我校在重视各项体育训练队的整体推进中,还不断探索形成特色传统项目的道路。大力依托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和学校田径队、篮球队等载体,广泛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及训练。在提高广大学生对田径及篮球运动的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运动水平,并辐射到其它运动项目,营造了良好的运动氛围。2009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体育特色学校(篮球、田径项目)”。2011年3月,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体育篮球传统项目学校”。 2015年6月经学校推荐,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称号2017年4月份学校篮球、田径项目被福建省教育厅、体育局重新认定为“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我校在创建特色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力求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抓好普及,培养兴趣。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并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认识到,田径、篮球传统校的创建并不仅仅是培训几支运动队,更应该大力普及,主渠道就在课堂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我校体育课及课外活动课都安排专职体育教师田径、篮球作为拓展内容,已形成田径、篮球教学课的基本模式。田径运动的开展,促使同学不断揣摩方法、磨砺技能,在速度、耐力等方面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篮球运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在合作中相互影响,在合作中相互提高,在合作中学会做人,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同学在田径场、篮球场上的活跃身影,普及工作成效显著

扎实训练,提高水平。我们把传统项目训练和运动队培训相结合,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提高了训练水平。田径队、篮球运动队每周至少有5集中训练。各年级都有队员,建立了各阶段的队员梯队,做到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训练,寒暑假训练不间断保证训练的实效性

广泛普及,硕果累累。田径方面我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1982年我校已经取得福建省篮球传统校称号,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田径和篮球运动已成为我校广大师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场馆设施上,我校目前共有两个8道标准塑胶田径场,江北校区建有体育馆,有室内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等,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场地条件。在运动器材上,我校现有篮球300多个,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篮球,为特色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学期都举行年段田径、篮球比赛,还经常组织教工之间、教工与市少体校、教工与学生代表队、学生与体校、教工与部队、学生与部队以及同兄弟学校的友谊比赛,群众性田径、篮球运动如火如荼。

随着田径、篮球运动的普及开展,我校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中,每年都有学生打破年段和学校记录,如在第60届田径运动会上,共有1人一项破校纪录,2人三项破年段纪录,2人一项平年段纪录,1人一项成绩达二级运动员标准;在第61届田径运动会上, 1人一项成绩达二级运动员标准;在第62届田径运动会上,2人一项成绩达二级运动员标准。

随着学校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辉煌,田径项目自2015年起连续摘取全市团体总分第一的桂冠。男子篮球队获得2017年福建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亚军等,多次获得泉州市和南安市比赛中夺得冠军。

7.确保充足锻炼时间,全面提升学生体质

积极有效的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倡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身理念,开展冬季长跑运动,引导学生走入阳光中,多呼吸清新的空气,多沐浴温暖的冬阳,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长跑中增强体质,在寒风中磨练意志;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激情,体会运动的快乐。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热潮,营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彰显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深刻内涵,打造富有特色的体育运动品牌,让一中学生的成长更加阳光、健康

丰富锻炼形式的同时,我校还注意抓常规锻炼。课间操是我校长期坚持的一项全校性锻炼活动,每日做操已形成制度,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广播体操比赛。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积极配合,认真组织课间操评比,并把评比成绩与“文明班级”评比挂钩。每年校运会,我校都把体操比赛列入比赛项目之中。

眼保健操也是我校长期坚持的活动内容之一。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平时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的养成,在新生入学后专门组织学习眼保健操,规范动作要领,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上课前,科任教师组织本班学生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并由学生会组织常规检查和评比,促进同学认真做操,保护眼睛。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持之以恒的锻炼对保护视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我校学生的视力良好率并没有随升学率的提高而降低。

8.课余活动如火如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和爱好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驱动力。我校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不同年龄的兴趣特点,利用每天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如组织拔河、踢毽子、跳绳、接力跑、登山等学生参与面广的活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1个小时的锻炼时间。体育组安排了活动轮值表并精心组织,每个活动项目都有体育教师在场指导,使兴趣小组活动得到顺利开展。

通过活动,一批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骨干,并带动了周围同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在群体活动蓬勃开展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情感得到进一步交融,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热情,使他们拥有更健康的体质,为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我校开设了体育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把体育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列入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在田径、武术、球类、棋类、技巧类、航模、无线电等项目进行学习研究,培养和增强体育兴趣。

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体育锻炼标准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2001年参加泉州市“国家体育锻标”测试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学校多次获得福建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称号。

9.组建体育社团,促进特色建设深入发展

近年来,教研组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特色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多次探究、讨论,提出深入发展特色建设的新思路,形成新的共识,确立通过社团建设,发挥社团的引领作用,先后组建了篮球、羽毛球棋社、足球等多个体育社团。通过社团引导广大学生不间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中的乐趣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进一步推动群众性体育特色的蓬勃发展。

在体育社团建设过程中,我们实行三级管理的模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是社团的管理者——体育教研组是体育社团的催化者和帮助者——学生会、体育骨干是体育社团的建立者和运作者,成为社团组织管理的核心。

10.借助体育特色建设,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在体育特色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性体育竞赛喜报捷传的同时,引起我们新的思考的是:我们如何借助体育特色建设,积极推进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孕育人文精神的体育园文化环境。当你漫步于校园场馆内,“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等标语字眼总能逼入你的眼帘。南一校园不仅充满书香气息,也弥漫着一股集竞技、娱乐、教育气息的体育文化。“爱运动,是南一人的性格,但这性格中包含着"诚、毅、博、勇"的精神品质。”

经过多次探讨,我们逐步新成新的意识和工作思路: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健学生的体魄,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通过体育运动,在体育特色建设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品德,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体育运动,在体育特色建设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积极在体育特色建设中挖掘校园文化的增长点,进一步增添校园文化景点,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内涵丰富、拓展学校文化内涵。。

四、反思与展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体育特色已成为我校发展优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经过长期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我校在体育特色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当然,我们也一直在思索:如何借高中新课程改革“打造特色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契机,在立足我校实际,继承20多年一脉相承的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一如既往地深化体育特色建设,把体育特色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同时,我们也将加大教科研力度,努力钻研,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着手拓宽体育特色建设的宽度,挖掘体育特色建设的深度,把体育特色建设由课堂改革、校本课程、教育科研、竞技竞赛、群众性体育等方面不断深入,着手进行体育文化的建设,在竞技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培育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归属感,进而实现体育特色的可持续性和跨越式健康的发展,并借助体育特色建设,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使得学校走出自我发展——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体育特色之路。


咨询热线

0595-86382402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9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