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学校概况

校训:诚、毅、博、勇

学校概况

用更好的设计发现造就英才

用更好的设计发现造就英才

文/陈国璋


“强基计划”在顶层设计上,着眼于“四个围绕”:一是改革定位上。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二是制度设计上,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三是评价模式上,围绕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引导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四是改革协同上,围绕加强统筹协调。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等改革相衔接,形成改革合力。

落实到高校层面,针对强基计划明确提出探索“招生—培养”衔接,定位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高校纷纷出台了配套的后续培养方案。同样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报名强基,并且不少优秀学生通过强基,进入顶级一流的高校学习。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强基”遇冷呢?首先,我想遇冷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强基”报名火爆却出现“补录”情况,主要是选拔上存在一定的漏洞或者说“认识落差”。

学校社会的功利化影响。不少家长、考生以功利心对待强基,对国家重大政策理解不到位,眼光只看着就业,没有看到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当然,这与中学阶段学校的教育引导也有一定关系,学校没有深入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把家国情怀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层面建设,自然就难以改变家长、学生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

高校强基专业设置范围。对应强基计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校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个基础学科,在重视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的同时,也要尽力关照学生的多元需求。

强基报名条件门槛设定。报名条件造成某种程度的不公平,可以说给优秀的拔尖学生设置了无形的门槛,比如只能报考一所高校,偏离了社会多元发展的趋势,甚至背离了鼓励尊重学生多元选择的初衷。多元选择是学校的多元,更应该是学生的多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与希望。同时,除了依据高考成绩入围外,对于满足学科竞赛国二的学生,可以无条件入围。国二的门槛,影响了县域优秀拔尖人才的选拔,毕竟他们能走到省一,已经呈现出远比中心城市的孩子高的天赋,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该学科领域的兴趣和水平,但高高在上的初选标准已经让这些孩子处于不利地位了。

录取留给高校选择空间有限。近年主要是以高考85%+校考15%的权重,按照3~5倍的入围比例,综合评定后择优录取。其本质,是先通过高考分数粗筛,然后通过校考细筛,而15%的校考权重,还得笔试、面试,留给高校的选择空间并不大,尤其在高考成绩区分度小的省份,导致强基入围线与投档线非常接近。另一方面,入围强基的学生同样可以选择其他更趋于符合社会功利化的专业院校。所以,强基面前,高校自主权是不是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在入围比例、校考成绩等方面是不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值得商榷。

中学层面应对强基相对滞后。除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底线要求外,对拔尖学生的培养目标、方式、评价等也需要改进,没有科学识变、主动应变,且不说引领时代,甚至没有与时代同步、与国家同频。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工程,本身就应该有“强基”的意识,从深度、广度、硬度上着力,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学生为国奉献,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只有用更好的设计才能发现造就英才,才能真正培养出为新时代伟大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咨询热线

0595-86382402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9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