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我们共同的日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民族节日,我们共同的节日!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坚守民族文化底线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农耕文明,有着浓浓的黄土气息。如果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比作是浩瀚的宇宙,那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如同一轮太阳,给予着温暖与力量。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构建起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且还具有着优秀的中国精神。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洋节风生水起,仅春节就受到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前后夹击”。于是,有人提出“拒绝洋节”的口号。但是,在我看来,正如冯骥才所说的:“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实质上讲,我们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精神与文化情感才丢弃了自己的节日,而不是洋节的到来使我们“文化迷失”。对于洋节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偏激,而是要更加理性。我们不应该拒绝“洋节”,因为外来节日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绝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的文化生日。节日,尤其是传统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化创造。如果有一天,我们一年到头,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过的全是“洋节”,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节日本身吗?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继续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家庭、尊长辈、敬自然、爱国家等优秀精神,而不是将传统节日淹没在商家无尽的特价商品和酬宾活动汪洋之中。
在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我们大声疾呼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的今天,在我们力图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自己是否会包饺子,是否会滚汤圆,是否会剪出精致的窗花,是否还会编出一个大大的中国结。我们所要的不是单纯的民粹主义的口号,而是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当代青年共同行动,构筑起我们文化的长城。我们要不得闭门造车、极端民粹,更要不得全盘西化、自我否定。门户打开,总会有新鲜东西进来。但新鲜感一过,还是民族几千年的东西,我们会觉得,最有价值。